首页

录取工作已经开始,再不弄清这几件事就晚了!

2018-07-09 09:24:00   浏览:1297

随着高考录取工作全面展开,借高考招生名义诈骗的案件频发,招数出新出奇,让考生们防不胜防。考生家长怎样才能防患于未然,避免上当受骗呢?其实也不难,了解清楚下面这4件事,就能教您应对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段。


一、弄清哪些高校在本省有招生计划


为什么没听说过这所学校,没填报过他们学校的志愿却给我发来了录取通知书?这通知书可信吗?在哪儿能查到?

首先要弄清哪些高校有招生资格、哪些学校在你省当年有招生计划,这是考生防止被骗的一利器。每年具备招生资格、有招生计划高校都会通过省级招生办(考试院)印发的资料或官方网站向社会公布,家长都能查到。比如,在北京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其院校名称、招生计划可通过《北京考试报·北京招生通讯》查询。

各省考生要对照本省的招生专业目录、招生计划,不在此列的,考生和家长一定要警惕。遇到有疑问的,可打电话向招办咨询。

二、弄清楚招生程序

每年新一届的考生和家长由于对招生计划、录取流程等高招政策的不熟悉,容易掉入不法分子设下的“内部指标”“点招计划”“补录”等陷阱。

实际上,国家严格控制各省招生计划,省级招生办和高校也严格按规定公布招生计划,所有录取均按程序进行,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指标。高招录取已实现网上远程录取,各省级招生办电脑程序会自动检索考生志愿,根据分数由高到低排序,并按规定的投档比例向高校传送电子档案。不够投档线的考生,电子档案不可能投给学校,更不会被学校录取。

国家对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一贯有着严格的要求,今年更要求各省级招生办和高校严格执行“30个不得”招生工作禁令。对高考招生过程中出现违法违规行为的,视情节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依法追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责任。

另外,“交钱补录”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各招生高校如有没完成招生计划的情况,会通过当地招生考试机构公开向考生征集志愿。征集志愿的院校及专业信息会通过正规途径统一向考生发布。任何组织或个人都无法通过交钱占有“扩招”或“补录”名额。

有关省级招生办负责人表示,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具有很强的政策性,任何考生都必须经省级招生办办理正规录取手续后,通过教育部的学籍电子注册,才有可能获得国家承认的普通全日制高等教育学历文凭。

三、弄清“自主招生”“军校招生”等特殊招生

有些不法分子忽悠一些不了解政策的家长,称自主招生就是不看分数,花几万元就能被录取;有些骗子谎称掌握有军事院校“内部招生指标”。其实,如果考生和家长真的了解了特殊类型招生政策,瞬间就能将谎言拆穿。

以自主招生为例,考生要参加高校组织的测试并合格,才能被列入具有入选资格的考生名单。取得资格的考生在填报志愿后,由高校按招生章程公布的相关规则择优录取。因此,没有经过公示的考生根本不可能通过自主招生被录取,“自主招生就是不要分数线”纯属谣言。

再如,军事院校的招生计划向社会公开发布,从来没有所谓的“内部招生指标”。军校招生同地方高校招生一样,有严格的程序和规定,招生过程中不收取任何费用,考生和家长不要听信缴纳费用即可办理入学的谎言。

考生和家长如想详细了解高校招生中的“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保送生”等特殊类型招生,可参考阳光高考平台的特殊类招生专题。

四、弄清成人教育、网络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

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分为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等形式。

其中,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等虽然国家承认学历,但与普通高等教育还是有区别的。这些学校不需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毕业后获得的毕业证也和普通高等教育不同。部分学校同时具有高教、成教、网教、高自考、非学历教育等招生资格,考生和家长并不了解情况,容易将它们混淆。

建议考生和家长收到录取通知书后,登录各省市招办指定的官方渠道查询,了解是否被发录取通知书的院校录取。如果能查到录取结果,说明是被计划内高校录取。如果官方渠道查不到录取结果,或者《招生专业目录》里根本没有这所院校,那就很可能是“计划外”招生或招生陷阱。

招生骗局背后常有“走后门”的小心机


走后门之所以会成为许多家长信奉的偏方,因为他们相信一些在社会上流传的“后门段子”:某家孩子分数偏低,却上了名牌大学;谁谁谁的门路很广,与某某大学有过硬关系;有人通过某大学领导,被录取到了好学校好专业……

他们不会去求证这些段子的来源,更不会去理性分析段子的真假,平时将段子作为谈资,而关键时候,他们出于对自己“社会经验”的信任,坚信“后门”的存在,而且坚信只要找对人,这“后门”就是为自己而开。

走正规程序是有效的“防骗术”


每到高考结束,社会上的一些不法人员也开始蠢蠢欲动,手段翻新编织各种“招生骗局”,准备向家长和考生诈骗钱财。分析各种“招生骗局”可见,其实骗术并不高明,只不过是抓住家长望子成龙的急迫心理,一步一步地将谎言演下去。其实,避免“招生骗局”也并不复杂,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不走旁门左道,按照正规的高考录取程序走。

女大学生被骗学费后离世,骗局如何防范?


接到一通诈骗电话,被骗去9900元学费,18岁的山东准大学生徐玉玉不幸辞世。这条令人不胜唏嘘的消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即将走进大学校园的新生,应对骗局有哪些防范措施呢?

北京林业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李斌提醒,在陌生环境中记住“3个凡是”可防止被骗:凡是以学校名义要求汇款缴费的都是骗子;凡是以资助的名义要求购买物品的都是骗子;凡是要求提供银行账号信息的都是骗子。

学校官网一般会有“新生必读”、“报到须知”等提醒,其中包括学生报到当天要缴纳的费用和途径,比如在哪里缴纳学费、住宿费,教材如何购买等。学生要仔细阅读相关内容。学校不会以任何名义收取学费、住宿费以外的费用,凡是以学校名义收费并要求打入个人账户的均可视为诈骗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所有资助均不要学生预先交纳任何费用。每年新生招录季,不少诈骗分子会在此期间,冒充教育部门、学校、基金会等工作人员,以发放奖学金、助学金、教育退费等为名,引诱学生及家长上当受骗。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醒广大学生及家长: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资助政策体系。所有资助项目均不要求学生预先交纳任何费用,不要求在ATM机或网上进行任何操作。

考生和家长渴望上一所好大学是人之常情,但不能病急乱投医,这样非但达不到目的,还容易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因此,越着急越要谨慎冷静。我们建议,考生和家长在遇到不明情况时,要一时间向招生部门、有关院校或老师咨询;发现不法分子或识破骗局后要立即向公安机关举报;发现不正规的录取通知、接到不正常的电话等现象,要仔细斟酌,以免上当受骗。

总而言之一句话,“不走任何正规录取程序,仅靠花钱能上大学”就是骗局。

COPYRIGHT 2017-2024 © 长沙克立兹培训学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1063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