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艺考究竟是怎样的?
2018-11-21 16:16:48 浏览:1550
针对高考文化与艺术的考试,我们并不陌生,在星城长沙,其中就有一所针对艺术学生提升文化成绩的特色专业学校——长沙克立兹外国语学校。但古代的艺术人才选拔与考试,又是怎么进行的呢?众所周知,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是从推举到科举的变化。而艺术人才的选拔大多都是推举,比如我们熟知的“相声祖师”东方朔,就是通过才艺出名然后被推举给汉武帝当官的。
不过,也有专门的“学校”机构来进行培养和提拔人才。先秦时期大学问家们大概是早的有史可查的专门老师了:孔子教文科,墨子教理科,老子教哲学······不过这些都算不得才艺,而历史上真正的“艺术类高等院校”,大概当属东汉时期的“鸿都门学”。鸿都门学创立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二月。是汉代学习、研究文学艺术的高等专科学校。汉灵帝酷爱辞、赋、书、画,因校址设在洛阳鸿都门而得名。
鸿都门学所招收的学生和教学内容都与太学相反。开设辞赋、小说、尺牍、字画等课程,打破了专习儒家经典的惯例。这也为后来的艺术教学与经典教育并重局面打下了基础。
到了隋唐,文化领域涌现出多姿多彩的局面,无论是李杜诗篇还是颜柳手迹,或者吴带当风,曹衣出水,皆是一时胜记。而盛唐帝王唐玄宗,更因为酷爱戏曲而被封为“梨园鼻祖”。可以说,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占据了中国千年来文化发展成果的半壁江山。自然,文化教育不会甘于人后。
高祖时期,翰林院由各种艺能之士供职,除文学之士外,医卜、方伎、书画、甚至僧道等皆可入选,以待诏于院,史称“翰林初置,杂流并处”。
而后,唐玄宗将擅长文词之朝臣入居翰林,起草诏制,翰林院因此逐渐演变为草拟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任职者称翰林待诏。翰林院才逐渐转变为“专业写作人才”的培训基地。其课程设计,《石经》三体3年;《说文》2年;《字体》1年;每日书写一幅。除研读书法之外,还要读《国语》《三苍》《尔雅》等书。学习期限9年,学生毕业后,可以通过科举步入仕途。唐代科举设有书学一科,先口试,通过后再墨试《说文字林》20条。
至于音乐方面,唐代的音乐机构,建立了由政府管辖和宫廷管辖的两个不同体系,有细致的劳动分工与成千上万的数千名音乐家,规模宏大,技艺高超。唐初,在长安、洛阳都设有太常寺和大乐署等中央音乐机构。甚至唐玄宗亲自指导,可以说是非常重视了。
到了宋代,文士的地位进一步提高,而“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的宋徽宗更是其中翘楚,一手瘦金体千古无对。而画院制度的建立,更是为国家培养提供了大量的书画人才,如今我们的国家珍宝《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卷》皆是出于这一时期。其授意编辑整理的《宣和画谱》《宣和书谱》更为我国艺术遗产保护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而根据宋·邓椿所著之《画继》一书的记载,宣和时画家在进入画院之前,需要经过考试,只有考试合格的画家才能成为翰林图画院的成员。而考试的方法也很特别,就是由宫廷主考人在古诗中寻找一句现成诗句,作为考试的题目,应考的画家们便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将文字的诗句变成可视的图画。《画继》上说:“所试之题,如‘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又如‘乱山藏古寺’”,要求画家所作不但切合试题,而且还要求画幅构思巧妙,不落俗套。
而宋代的书法教学考试,则比唐代更为严谨:课程习篆、隶、草书三体;读说文《字说》《尔雅》《博雅》《方言》, 愿选修大经者兼习《论语》《孟子》。学校明确规定篆以古文大小篆为法;隶以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真行为法;草以章草、张芝九体为法。考试分三等,字体方圆肥瘦适中,藏锋尽劲,气清韵古,老而不俗为上。方而有圆笔,圆而有方意,瘦而不枯,肥而不浊,各得一体者为中。方而不能圆,肥而不能瘦,模仿古人笔画不得其意,而均其可观为下。学生毕业后,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明代教坊司,清代升平署,在负责宫廷内的音乐演出任务的同时,还负责宫廷戏曲演出。明代的宫廷画师们虽然没有统一的集中管理,但已经可以因画求官,供奉皇帝。而清代不仅对宫廷画师进行了统一的归属,内务府造办处还负责画家的入选、管理、业务考核、奖励和惩罚。
今天的艺考,即艺术联考,是指目前国内比较权威,及教育部备案的各大艺术类院校,或者各大院校的艺术系对于高中三年级艺术类考生在高三一学期末举行的一次综合的专业考试。考试合格者获得报考院校的专业合格证,持此合格证书参加高考,高考成绩公布以后,各艺术类院校进行择优录取。考试范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书画创作,还包含表演、歌舞、戏曲、影视、传媒等艺术形式。长沙克立兹外国语学校,针对三湘艺术学生高考文化提升,其师资不仅拥有艺术造诣的理论思想指导,还有扎实过硬的高考实战经验,独创克立兹“九剑”方式,赢得社会广泛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