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三,增加功利性阅读,直接转化为“高考生产力”

2018-12-05 10:28:29   浏览:1174

高三阶段,同学们往往汲于事功,很少愿意坐下来读书。大家觉得读书不如做题来得直接,殊不知这样做已然走入误区。高三,不仅需要大量阅读,更需要将阅读转化为“生产力”,为高考服务。

——编者

为什么读

对于高三生而言,功利性的阅读必不可少。

毋庸讳言,当前的高考试题太过脸谱化、模板化,由此导致的恶果就是复习时需要海量做题,刷题对于增分的确有效——解题技巧的稔熟程度直接关乎语文成绩;否则,也不会频频发生知名作家、学者答高考卷,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的“丑闻”了。然而,我们又必须清楚,不阅读,完全靠刷题来提高语文成绩,或许恐怕也是天方夜谭。

拿诗歌阅读来说,学生固然发愁解题技法,但是,大的难题并非技巧问题,而是他们根本读不懂诗——不懂诗家语、不解诗中意,不明就里,郢书燕说。不培养纯正的诗歌兴趣,不懂诗歌表达的语感,就算你再熟悉诗歌的类型,懂得再多诗歌的表达技巧,把握再多的答题步骤,也都是枉然。

写作更是如此,如今不少学校以考代讲,反复作文,对于那些作文套路的熟识是有一定作用的,然而大多数时候,没有改进的低水平重复,只能僵化学生的思维;缺乏作文思想注入、作文方法点拨、作文素材补充的反复练习,不但写不出什么新意,反而还会让学生更加厌恶作文,产生畏难情绪。

高三还是需要读书的,只不过可以增加一些功利性的阅读,将阅读转化为“生产力”。

读什么

读书要慎重,整体而言要着眼三个字:精、短、熟。

精,就是精选。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强调阅读的重要性,错误地认为只要读书学生的语文成绩就一定不会差,然而现实往往是有些人涉猎广泛却语文成绩平平,有些人读书不多却语文成绩优异。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应该思考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读什么书,二是怎么读书。其中,读的对不对、好不好、精不精,就是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精选,就是让我们选对书,对于高三学生而言,更要别具慧眼,毕竟我们已没有太多时间可以挥霍。我们更倡导同学们读一些精品,尤其是有思想深度的文章,如周国平、鲍鹏山、史铁生、王小波、李元洛、余光中、林清玄、王开岭等作家的作品。即便是这些作家的作品,我们也要有所遴选、甄别,不可以过于随意。此外,精读还要考虑文体,千万不要一说读书,就只局限于小说。我们要追求丰富的营养,各种文体都可以涉及,当然,对于高三阶段,我们相对主张侧重散文、杂文与时评类文字。

短,就是短小。毋庸讳言,大部头的阅读应该是阅读的主体,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审美能力,提升阅读效率,意义重大。然而,大部头往往就意味着大段的时间,高三的现状是,一天的时间早已被分割得七零八碎,大部头就显得有些不太现实。我们可以选一些精品的中短篇来读,短就意味着灵活机动,随时随处都可以读,受到时空限制就小,而且收放自如,不用牵肠挂肚。

熟,就是提倡重读旧文。读书不外乎精读与泛读两大类,而从实际情况来讲,学生更喜欢浏览性的泛读而一向厌恶专业化的精读,语文水平的提高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不单单取决于读的数量更取决于读的质量,前者往往只决定阅读与写作的宽度,而后者却可以决定它们的深度。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笔者强调在高三多读旧书,所谓“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对于旧书,有一个好处,情节内容我们早已熟悉,再读往往就不会关注讲述的是什么故事、什么内容,而是容易将目光投向怎样讲好故事、写好内容这个角度上来了,要知道,这个角度对于语文才是有价值的,当然,这就涉及“怎么读”的问题了。

怎么读

阅读关注重点在于“写的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的”。

们的阅读不但要看“读什么”“读多少”,更要看“怎么读”。那种只关注情节、内容,不关注语言文字,只关注“说什么”,不关注“怎么说”“为什么说”,只关注“意”而不关注“言”的“亚健康”阅读是制约阅读水平提高的症结所在。那么我们怎么读呢?

朱光潜先生说:“譬如读小说只见到故事而不见到它的诗,就像看到了花架而忘了架子上的花。”事实上,我们有多少同学读书都是只看文字,而不看表达;只看意思,而不看构思技巧;只看情节,而不看语言意蕴……得意忘言,这样的阅读,不论是对于鉴赏还是对于作文,作用都是寥寥的。

深层的阅读,除了关注“写的什么”,更关注“怎么写的”和“为什么写的”。

(一)熟识“写的什么”

我们要熟识“写的什么”,阅读的积累至少应该包含材料积累、语言积累、情感积累、思想积累四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对材料积累与语言积累而言,特别需要我们熟记材料,不可一知半解。“先死后活”,这样才有在作文中熟练引用的可能。一来作文的引用需要科学准确,如此可以增强作文的说服力;二来准确地引用,还会给阅卷教师以积极的心理暗示——我对这个领域内容很熟悉,我的知识库存很丰富,从而赢得好感与高分!比如我们讲述这样一则材料:“有一个科学家身价不菲,自己却只穿一件几十块钱的衬衣,他把自己的相当一部分收入都拿来支援那些贫困大学生了。”说服力度就很有限,但如果我们具体表述一则材料:“袁隆平品牌价值1008.9个亿,但平时只穿一件十五块钱的衬衣,他把自己相当一部分收入都拿来支援那些贫困大学生了。”其震撼效果就大不相同。

(二)细研“怎么写的”

“怎么写的”就涉及关于作文的写作方法及语言表达等深层次问题了,关注作者如何把人物形象刻画得这样生动,把主题思想表达得这样深刻,才算是进入到了作文视角的有意识学习层面了,同学们唯有如此,才有学习的方向,才有了模仿的可能,才有获得作文策略的空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通过珠算正式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掀起一个关于珠算应不应该进课堂的讨论热潮。比如我们读《中国青年报》这段文字,我们就可以这样细读:

事实上,这些年随着各地“申遗热”的兴起,“非遗进课堂”正成为一种时髦的观点。书法、昆曲、剪纸,统统都有人提议“进课堂”。一时间,课堂似乎成了个筐,什么“非遗”都能往里装。问题是,中国作为目前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多的国家,如果每一样非遗都“走进课堂”,那学生们还不得忙死、累死?这种做法,与其说是在推广素质教育,不如说是在增加学生们的负担。

比如珠算,作为一项实用技能,已经没有了登堂入室作为课程的必要性。而作为一种文化,它完全可通过博物馆、文化馆等渠道加以普及,或者通过民间爱好者相互比赛等形式进行传承。这方面,“走群众路线”的围棋、象棋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如果什么东西都变成一堂课,甚至加以应试化,不仅无助于传承,相反可能引起学生的反感,进而更加疏远这些“老古董”。如此,岂不适得其反?(节选自《中国青年报》)

这段分析就很精彩,先是从学生的承受能力方面说明珠算进课堂会增加学生负担,之后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博物馆、文化馆等渠道加以普及,或者通过民间爱好者相互比赛等形式进行传承”,后再回到“传承”的思考上来,明确自己的观点。这样的论证,思维缜密,语言精当、真挚,很有借鉴的价值。从细读中,学习行文的思路,借鉴精当的语言。总之,细细玩味方有所得,走马观花终无所获。

(三)深究“为什么写的”

“为什么写的”关乎作文的思想、情感。读书要深究其思想,尤其是那些有深度的经典,它们甚至又不是用来读的,而是要用心印证的,具体而言,就是要完成下文所说的“字面义——历史义——现实义”的两次跨越。

首先,“读书切戒在慌张”,要探求真意,也必须从文字的本义出发,循序渐进,不可躐等。当然,我们又不能简单停留在文字层面,还要将其放置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解读。如果说前面读出“字面义”是要我们回归“原典”,这一步读出“历史义”就是要我们回归“原点”,回溯到时间上游的历史原点,还原一个真实的经典,而非主观意识强行入侵,生拉硬拽强解原文。然而,读书终极目的却并非只是为了还原一个历史的原意,思想经典就意味着它们不只是需要读的,更是需要印证的,需要将经典照进现实。罗曼·罗兰说:“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从书中发现自我。”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三层含义——读出现实义,以经典为触发点,用自己的体验去与先贤进行生命的对话,用自己的经历去解读经典,去验证、践行先哲的思想。陆九渊说:“六经注我,我注六经。”读出历史义是“我注六经”,而读出现实义就是“六经注我”了。旧书多读,反复涵泳,才能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方可将别人的书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如此,读书,何愁不解滋味;作文,方能鞭辟入里。

高三阅读何妨功利,然而不可缺席!阅读,不论什么时候,都应该是我们的生活方式,须臾不可或缺!

COPYRIGHT 2017-2024 © 长沙克立兹培训学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1063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