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作业写得太慢、老出错?这些方法一定用得上
2019-02-15 11:20:50 浏览:1709
孩子数学作业写太慢,出错率高,往往并不是作业量大,难度大,而是忽视了许多细节。
数学学习中,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决定着现阶段数学学习的成功,也将为他们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当然,这些好的习惯也将浸润到其他学科,影响他们终生的行为与命运。
好的习惯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有意识地重复某种好的行为,直至成为一种无意识的行为。
那么,在小学数学的家庭辅导中,哪些习惯有助于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呢?这些习惯又该如何培养?
第一遍:看清每一个字
孩子用手指指着题目文字,家长领读一句,孩子跟着读一句。太长的句子可以断开分两三次读。
这个过程是孩子看清每一个字的过程,所以可以较慢或者断开读。孩子经常看着字读,就会慢慢认识这些字。一段时间以后就可以先让孩子自己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家长教一下。
第二遍:完整地读一遍题目要求,
说说题意,勾出关键字词
读完以后家长不要忙着给孩子解释题意,而是锻炼孩子,让孩子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要求是什么意思。
如果发现孩子没有理解正确或者理解不全面,再让孩子读一遍,尽量让孩子自己去发现题目给出的要求。
如果孩子经过几遍读题还是不能理解正确,家长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孩子进行分析,常用的提问方式有:
①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画圈、连线、涂色、填空、计算……);②要求怎么做?(把谁圈起来?把什么样的连起来?把什么涂上颜色?……)
孩子正确理解题意后,让他选出关键字词勾画出来,帮助自己加深理解和记忆。
第三遍:正确理解之后再读一遍,
加深记忆和理解,然后动笔做题
1、理解了题意以后,让孩子自己答题。
2、答完题后,自己对照题目要求进行检查。
检查的方法有很多,不同的题检查方法不一定相同。但都有一个总的原则,就是不能只看答案,而是要再看题目要求,对照题目要求检查过程,最后才是答案。
如果是填空题,最基本的诀窍是读一读看是否通顺;是计算题一定要再算一下……家长可以根据题目的类型指导孩子相应的检查方法。
3、三种改错的方法
孩子自己检查以后再请家长检查,如果发现错误,家长根据错误情况教给他改错的方法。
A类:粗心的错误
家长发现错误后先不做任何提示,只是提醒他再看题目要求、图或者文字,然后对过程、答案进行思考。
孩子如果自己发现并改正了,就让他在这道题的序号下面写一个A,表示这类错误是由于粗心造成的,完全可以自己改正,同时也提醒自己不要再粗心。
B类:方法、知识错误
孩子自己不知道为什么错,家长可以给他提示。例如:
某题:下面哪一行不一样,在它后面的括号里画“√”。
(1)1、2、3、4、5
(2)2、4、6、8、10
(3)5、6、7、8、9
孩子能够理解题目要求是选择不一样的一行,可是不知道哪一行不一样。这时候,家长可以这样提示:“第一行的数字在发生什么变化?每次增加多少?第二行呢?”孩子根据提示去思考,而不是家长直接告诉他答案。
总之,能让孩子去思考的,家长决不代替。
孩子根据提示作出来以后,让他在这道题的序号下面写一个B,表示这类问题自己还有一些困难,是自己的薄弱点,需要以后多思考、多练习。
C类:无法理解的问题
有些错误,家长提示方法以后都不能解决,必须家长讲解方法、过程,帮着孩子做出来的。这类问题请在序号下面写一个C,表示这是孩子的难点,提醒孩子在老师讲解类似问题的时候注意听。
总之,这些A、B、C符号的标注,其实就是孩子对自己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有效帮助孩子找到发生错误的根源,同时帮助孩子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例如:对于A类错误,需要仔细读题,认真检查;对于错误,需要上课时认真听老师和同学的方法,多思考,多练习。
家长可以针对B、C类错误,再设计类似的题让孩子练一练,力争能够在下一次不再成为薄弱点、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