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又是一年开学季,新生报到时需提防这五大骗局

2018-08-30 09:53:43   浏览:1259

目前

正是准大学生们启程

到学校报到开学的日子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大一新生和家长

对学校情况不熟悉

设置出各种骗局骗取财物

8月26日,市教育考试院发布提醒信息,整理了几种常见的骗局,希望考生和家长提高警惕,不要上当。

骗局一

购票时谨防“李鬼”网站

案例:大学生田某上网购买去报到学校的飞机票。他找了一家价格低的网店,并在“客服”提示下,向指定的银行账号汇入1000余元,后发现网站是假的,购买机票的钱打了水漂。

分析:骗子在互联网上制作了航空公司售票点网页或克隆正规网店的网页,有的还利用技术手段在互联网上进行优化推广,使非法网页占据首页位置,且出售的机票、车船票明显低于市场价。

由于这类骗术大多采用先付款后发货方式(且付款时拒绝使用第三方安全支付平台),一旦将钱打入对方指定账号,骗子即取钱消失。因此,新生购票绝不能贪图便宜,应在官方网站订购。


骗局二:

学费被转到骗子的账户上

案例:报到一天,新生小林发现交学杂的地方排起了长队。这时,一名自称学校财务处老师的女子声称:“不需要排队,只要到学校的银行柜员机把学费打到财务处账户上,凭银行转账凭条就能办理各种手续。”

小林跟着女子来到了一处柜员机前打款。然而,当他拿着转账凭条办理手续时,却被告知这个账户和学校没有任何关系。

分析:骗子混入学校冒充学校老师、教工、学长等,引导新生不经过排队直接到柜员机转账交学费,实际上钱就打到骗子的账户上了。民警提醒,进入学校后,还可能会有“好心”的学长帮助提行李,趁机将受害人财物洗劫一空。如果遇到这些情况,请一定先验明对方身份,在无法确定的情况下,还是自己排队缴费、拎行李较妥当。

骗局三:

让新生另外花钱买大学课程

案例:骗子利用大一新生对学校情况不熟悉,冒充大学老师,对受害人嘘寒问暖,使受害人放松警惕。不仅如此,有的骗子还以销售校园上网卡、饭卡充值、代缴学杂费等名义实施诈骗。

如曾有一名青年男子进入某高校男生宿舍,并自称是上微机课的王老师。他向不少学生兜售了一沓上微机课时要用的卡,每节课10元。当天下午,学校派老师走访寝室,大家才发现该男子并不是学校老师,上微机课也不用另外花钱买卡。

分析:新生若遇有人进宿舍兜售、推销要多留个心眼,应向班主任或学校核实情况,在没有绝对把握的情况下,不要发生任何经济上的往来。一般来讲,学校的课程并不会另外收费。


骗局四:

被接站“老师”骗学费

案例:大学新生小王前往某高校报到时,在车站看到两名男子高举这家大学接待的牌子。到达学校门口时,男子声称因为入学手续比较麻烦,所以分头办理。于是一名男子表示要带小王找宿舍,另外一人则向小王要走了几千元学费。

分析:新生报到时,会有很多学校在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等地方接站。但学校都会有正规的接待点,也有官方的证件、LOGO等。接站的骗子大多比较零散,他们利用新生对老师比较信任的心理,冒充学校老师与学生搭讪,并在攀谈中摸清情况。因此学生在赴校途中,切莫盲目轻信他人,不要轻易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情况,特别需注意的是不要将财物轻易交给他人保管或代办缴款事宜。

骗局五:

冒充“资助者”套钱

案例:诈骗分子往往会在开学前后,冒充资助工作者,以发放奖学金、助学金、生活补助等名义,引诱学生和家长上当受骗。如有的诈骗分子冒充教育部门、民政部门或某慈善机构工作人员,电话或短信学生家长或学生本人,说有一笔捐助款因为什么原因无法到账,需要核对身份、银行卡号等详细信息,后在不知不觉的引导操作下,考生或家长银行卡内的钱被转给骗子了。

分析:无论是哪个单位或者个人提供资助,都不会要求学生在电话中告知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验证码等信息,也不会要求缴纳任何费用或在ATM机和网上银行进行操作。如新生遇到类似要求的,请先向学校老师或当地教育部门咨询,千万不要擅自按照对方要求操作,以免上当。

COPYRIGHT 2017-2024 © 长沙克立兹培训学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10632号-1